提高警惕,谨防陌生人利用电话诈骗钱财——保卫处温馨提示

发布人:高级管理员

近期,一种以打电话的形式,对家长谎称学生在校外遭遇意外,入院治疗急需高额费用为诱饵,诈骗学生家长钱财的犯罪行为又开始潜入我省高校校园。

前天,我校珠海校区某学生家长接到一陌生来电,在电话中,对方称是该学生的老师,并说学生现在校外出了车祸,造成重伤,急需汇款810万元作为医院的押金,否则小孩的生命就会有危险。一听此话,家长就吓坏了,马上拨打孩子的手机进行核实,但电话又打不通,以为小孩真的出了事情,好在小孩把班主任、辅导员的电话告诉了家人,家长及时与孩子取得联系,证实小孩平安无事,该诈骗行为未能得逞。

蹊跷的是,学生的手机没关机,本地通话正常,但外地电话却无法打进。怎么回事呢?原来作案分子已掌握了该生手机的服务密码,通过拨打移动或联通客服热线,凭手机卡的服务密码可以使用挂失旧卡,补办了新卡或限制呼叫等功能,所以就会出现上述这种情况。

一、诈骗手法分析:

1、作案分子自称是某公安人员发现你现在使用的手机号码曾与犯罪分子有联系,或者网络检测等理由要求关机数小时进行核实,或者作案分子已取得你手机卡的服务密码,通过服务密码对你的手机进行部分限制使用,以此作为行骗的切入口;

2、在你关机或呼叫限制期间,作案分子用手机以朋友,同学、老师等身份往你家人打电话,谎称你出事,急需用钱,要求家长把钱打到指定银行帐号,实施诈骗;

3、作案分子抓住家长紧张的心理特点,家长在联系不上孩子时又急又怕,惊慌失措之下容易上当受骗。

二、应对措施:

1、保管好个人、家庭等通信资料,不要随意泄露,以防别有用心之人利用;

2、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手机服务密码等个人重要资料,当你买到手机卡后,不要随意丢掉包装袋,因为里面有手机服务密码,凭密码打电话就可以办理相关的手机业务,并可获取近5个月通话记录;

3、平时多与家长沟通,向家人提供一些老师,同学的联系方式,以便家人有急事能及时联系。

我校师生务必提高警惕,从上述案例中吸取教训,避免上当受骗。当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或遇到其它可疑情况,应及时向保卫处(办)或公安机关报警求助。

报警求助电话:南校区:8411123484110110;北校区:87330110;东校区:39332110;珠海校区保卫办:3668110

保卫处

2007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