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间弹指过 康乐园中依稀情——访八三级校友
中大学子对
徐志达校友是一位幽默健谈的学长。短短的几十分钟的交谈中,徐志达校友传递了不少他对母校的和步入社会后感想。他说到,这是这届83级同学告别校园后的第二个十年,也是第二次回到学校的大型聚会。转眼又是一个十年,重回到母校,徐志达校友感到母校又发生了大的变化。他特别提到,化学院近几年取得的成绩十分骄人,中大的学术气氛越来越好,让他不禁回想起当年在化学院的学习生活。虽然当时的学习条件不如现在优越,但是大家对待学习也十分刻苦,天天都会到图书馆霸位置,而且还常常一起锻炼身体。现在想起来,徐志达校友都非常回味当年的青葱岁月。进入了社会,徐志达校友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深造学习,在工作上不断超越,今天成为了中国石化广州分公司技术开发部副部长。他介绍到,公司有一些科研项目是和我院进行合作的,通过校企合作促进了生产技术的进步。徐校友更是希望同学们刻苦学习,尤其要重视实验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培养,将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肖亮校友现任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生产监管处副处长,由于工作关系经常接受各大媒体的采访。今天,面对没有摄像机和麦克风的学弟学妹的访问,肖校友显得格外轻松愉快。从纷繁的社会再踏入象牙塔般的大学校园,肖校友说,大学是一个纯洁干净的地方,自己在中大学习、生活了七年,除了学习到丰富的专业知识,为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外,还结识到许多学识渊博的老师,各具才华的同学和志趣相投的知己,这也是人生一笔十分珍贵的财富,让自己受益终身。肖亮校友现从事食品生产与食品安全的监管工作,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其他学长笑言道:“搞食品生产的都要找他做QS认证,也因为QS认证体系的广泛推行,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才更有保障。”在交谈中记者了解到,肖亮师兄曾获得国家质检总局表彰的抗击非典先进个人的称号,对此,肖亮校友谦厚地说道,这是时代赋予的使命,自己只是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对广大人民负责。
高大魁梧的陈金城校友一回到阔别已久的化学院就显得分外激动,他跟通讯组记者说感觉到母校变得更漂亮更亲切了,勾起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他很留恋大学时代的生活,在02、04、05年都曾重回母校。陈金城校友祖籍江苏,大学毕业后到一研究所工作,后来参加了国家第一次公务员考试,进入政府部门,现任甘肃省履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回顾大学毕业后二十年的经历,陈金城校友深深感叹大学生活对个人事业发展的终身性影响。陈金城校友以朴素的话语勉励新一代的大学生,“该做什么的时候就一定要做,不该做什么的时候一定不要做”,并希望大学生能锻炼好自己的身体,才能为自己的未来打好基础。
毕业二十周年的聚会,吴翠霞校友又重回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大学校园。与别人不一样的是,她在中大从本科一直攻读到博士,一呆就是九年。也多人认为,博士毕业后的出路就很单一,进高校、做科研似乎是理所当然的。然而,吴翠霞校友却进了机关,如今已是南海市科技局信息技术办公室主任了。当记者问起当时是如何选择就业方向的时候,吴校友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校的教育只能教会你如何学习,如何面对问题,给予的是“渔”而不是“鱼”。因此,只要把在校园里获得的学习能力运用在自己的兴趣与特长上,你都能开辟自己事业的高峰。现今,信息化起步最早的南海市经济位列全国县级市的前茅,是全国电子政务的标兵。在这里,有我们的吴学长的一份汗水与功劳!
离校廿载齐聚首,岁月虽流情依旧,不变的仍是中大学子对母校的眷眷深情。那些泛黄的黑白照里,有多少青春的故事,有多少金色的年华!几位校友让记者们亲身感受到,作为化学人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把握现在,放眼未来,让我们为母校的明天添上更灿烂夺目的一笔!
(党委学生通讯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