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茂椿院士学术报告会在我院举行
8月26日下午,中科院院士、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洪茂椿院士莅临我院,为广大师生作了题为《结构化学与变革创新》的报告。报告会现场师生济济一堂,陈小明院士等师生近200人出席了报告会,报告会由院长毛宗万教授主持。
洪茂椿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光电子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纳米评估中心副主任,国家纳米中心学术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无机化学学科评审组组长,国家纳米重大研究计划专家组成员。主要从事新材料与器件、无机功能材料、纳米材料、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和应用研究。
洪院士的报告着重向我院师生介绍了他的科研心得与研究成果。他首先从结构化学的创新方法研究谈起,统筹描述了结构化学领域的新方法、新思路。随后向大家展示了其课题组基于新方法和思路上开发的四项科研成果:一、利用纳米催化材料,实现了以煤为原料制造乙二醇的合成路线,创造了很好的生态与工业效应;二、通过亲水性基团的引入,研发了高性能水溶性聚氨酯的制备技术,并且将该技术在工业上实现应用,创造了每年数亿元的产值;三、利用晶体定向生长合成方法,合成了新的全固态激光材料LBD,并已经将其推向市场;四、高效长寿命LED照明材料一直是科研与市场的宠儿,而洪院士课题组利用外延生长法获得新的LED材料,可以预见它在市场上的良好前景。洪院士此次报告所述的四项成果,都说明了从基础研究到产品乃至推向市场的途径与可能性,为做基础研究领域指出了一条明路,为师生们开展科研工作提供了思路与驱动力。洪院士的科研思路给予我院师生很大的启迪。例如在他从事的水性聚氨酯研究中,参与师生都不是来自高分子化学专业,“外行人”来进行的研究,反倒收获了丰硕的成果。洪院士认为,跳出本行的一些“条条框框”,或许对创新性研究更有益处。
洪茂椿院士的报告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内容新颖,生动活泼,他提出的很多科研观点都引起了老师与同学们的深思。在随后与师生的互动中,他详细回答了大家提出的问题,博得阵阵掌声,报告会取得圆满成功。报告会结束时,陈小明院士代表学院向洪茂椿院士赠送了纪念品。学院老师还与洪院士在丰盛堂前合影留念。

1、洪茂椿院士在我院开展学术报告

2、报告会现场师生济济一堂

3、陈小明院士向洪茂椿院士赠送纪念品

4、洪茂椿院士与我院教师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