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举行教师座谈会

发布人:高级管理员

     为帮助青年教师更好地发展,2012年12月13日,学院邀请陈小明院士在丰盛堂A106举行教师座谈会。会议由副院长苏成勇教授主持。

学院举行教师座谈会


副院长苏成勇教授主持


       苏院长首先介绍了座谈会的目的:通过以座谈会的形式分享陈小明院士的成长经历,与学院老师交流科研工作经验并对青年教师学术论文的发表方面予以指导。

       

学院举行教师座谈会


      陈小明院士与大家分享个人经历


       座谈会上陈小明院士回顾了他的学习与工作经历:1992年在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获得博士学位后他回到365英国上市公司官网工作,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缺乏资金,缺乏大型仪器,与今天远远不能相较。1993年12月他晋升副教授,1994年12月破格晋升教授,看似戏剧性的升职之路其实非常曲折,遇到的阻碍和困难也不小,这之中陈院士感慨良多,他说:“年轻的老师不必太介意晋升,比你大的老师也许正是因为比你多干了十年八年,付出了比你更多的努力,他才能够在人群中脱颖而出。年轻人只要坦然面对,尽心尽力做好工作,也是会有机会的。”他还提到:“新一代的老师拥有好的科研条件,但是面对的困难和竞争却比老一代教师大得多,遇到困难,多忍一忍,多努力一把,最终一定可以开辟一条道路”。
        在科研方面,陈小明院士也讲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当今的化学研究的选题非常关键,能否正确选题直接影响科研工作的顺利与否。“一个领域在被学界关注的早期最容易做出有突破性的研究,进入这样的科研领域要趁早。”陈院士说,选择研究课题须一再谨慎,最好能将眼光投向新兴的领域,而如果实在想要研究相对普遍和成熟的课题则要思考自己在这上能否有更大的突破,不论怎样,选择了一个题目后就应当长期坚持做下去,做出成绩。切忌长期地反复更换科研课题。说到科研成功的经验,陈小明院士列出了三个必备要素:好运气、好学生、勤奋。他举出先前做配合物合成研究时的一次经历,他们在添加配体以后发现产物多出一个原子,他没有忽略这个偶然的发现,而是对这个原子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并最终获得了成果。他借此鼓励所有的老师不要放弃科研中出现的每一个偶然,应当抓住这些“意外”机缘,向前发掘,说不定能有全新的发现。其次,他认为老师平时应当多关心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进师生感情,这样学生在协助科研工作时才会更加尽心,团队效益才会更高。此外,陈院士认为勤奋实践是科研工作最重要的一点。最后他鼓励在场的所有老师,要勤奋创新工作,做好科研,做好教学,在研究领域做出成绩。

学院举行教师座谈会 学院举行教师座谈会


老师们与陈小明院士交流


        座谈会的最后,古小红书记建议青年教师们:既要积极勤奋工作,也要多与同事交流,找出自己的特色,提升影响力。

学院举行教师座谈会


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