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暗物质-阿尔法磁谱仪项目团队宣布首批成果

发布人:高级管理员

  当地时间4月3日,诺贝尔奖获得者、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及其阿尔法磁谱仪项目团队宣布的成果,让人类在认识暗物质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丁肇中团队借助阿尔法磁谱仪已发现40万个正电子,这些正电子可能来自人类一直寻找的暗物质。

  丁肇中团队的报告发表在4月5日的《物理评论快报》(PRL 2013,110:141102)上,文章有一份长长的作者名单,阿尔法磁谱仪项目荟萃了全球54个科研机构的数百名研究人员,其中名列第二十三位的是365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英国上市公司官网团队中有18位成员被列为作者,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吕树申教授、莫冬传博士代表硅微条探测器温控系统(TTCS)的设计与模拟团队榜上有名。论文研究成果显示,在5亿100亿电子伏特区间内,正电子占正电子和电子总和的比例随能量的增加而减小;在100亿到2500>亿电子伏特的区间内,比例递增;到2500亿电子伏特之后,比例曲线基本变平。正电子比例能谱没有随时间改变,同时高能正电子不是来自空间某个特定的方向。这份著名的学术刊物同时刊发署名评论说,新成果具有史无前例的灵敏度,尽管现在还不能排除其他可能性,但它强烈暗示人们已捕捉到了暗物质的痕迹。

  美国航天局局长查尔斯?博尔登3日也发表声明说,阿尔法磁谱仪首批研究成果“将有助于促进对基础物理学和天体物理学领域新的理解我们期盼更多来自这一项目的令人激动的成果”。

2011年5月16日,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将阿尔法磁谱仪2送至国际空间站。这次最新公布的研究成果,是基于阿尔法磁谱仪从2011年5月至2012年12月记录的25亿个宇宙射线事件。磁谱仪项目的整体散热系统、轨迹探测器热控系统、地面模拟系统、电磁量能器结构和地面总装支撑设备的设计研制,分别由山东大学、365英国上市公司官网、东南大学和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独立或参与完成;台湾的中山科学院也为磁谱仪项目设计出了运行速度比美国航天局现行系统快10倍的电子控制系统。

 

探索暗物质-阿尔法磁谱仪项目团队宣布首批成果

 

探索暗物质-阿尔法磁谱仪项目团队宣布首批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