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英国上市公司官网化学实验中心教学体系与内容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2-10-23

(1)实验教学体系建设
根据教育部原理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化学专业化学实验教学基本内容”(1999)、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定的“化学类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2004年5月)、“国家化学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标准”(2001)中关于“化学专业化学实验教学基本内容”,结合国际化学教育,特别是化学实验教学的发展趋势,构筑并不断完善化学实验教学体系。立足于实验教学的“整体性、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我们对大学化学实验教学进行了一体化设计,将传统的基础化学实验课程、中级化学(专门化)实验课程进行了整合与优化,独立设置实验课程,对化学类专业按“基础化学实验”、“现代化学实验与技术”和“综合化学实验”三门课程组织实验教学。同时在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实验课考核和优秀学生培养机制、实验教学及实验室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一体化的改革和实践,形成了“一体化、多层次、开放式”的创新化学实验教学体系。


化学和应用化学专业实验教学课时分配见下表2。


  开课时间

  课程名称

  教学地点

  学时

  学分

  第一、二学年

  基础化学实验

  广州校区

  300

  10

  第三学年

  现代化学实验与技术

  广州校区

  210

  7

  第三学年(上学期)

  综合化学实验

  广州校区

  60

  2

  第四学年(上学期)

  综合化学实验

  广州校区

  60

  2*


表2化学和应用化学专业实验课学时分配

* 为2个创新学分。

 

化学类专业实验课的必修总学时为570,选修学时为60。目前,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高分子化学等重要的7门化学理论课的总学时为468。因此,上述实验课时与理论课时的比例在1:1.2以上,达到“中心”建设标准的要求。

(2)实验课程、实验项目名称及综合型、设计型、创新型实验比例
①实验课程
“中心”五门实验课程简介如下:
1) 基础化学实验
基础化学实验课程包括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和部分物理化学实验等内容,由广州校区基础化学实验室承担其教学任务。该课程的特点是,从学习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开始,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和培养为主体,并开设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
2)现代化学实验与技术
现代化学实验与技术课程分为三个类别,一是其教学内容涉及物理化学、仪器分析、化工原理、计算机化学和电子技术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等实验,主要面向化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等化学类专业;二是其教学内容涉及物理化学、仪器分析、计算机化学和电子技术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等实验,主要面向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药学等专业;三是其教学内容仅涉及物理化学实验,主要面向环境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等工科专业。
针对不同专业,现代化学实验与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有所侧重,主要以学习现代物理测试方法、现代化学研究方法、各类现代大中型分析测试仪器的构造与使用、化学化工实验技术、化学信息技术等内容为主。该课程的特点是:按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的原则安排实验教学,做到由浅入深,从简到繁,由基本技能训练到能力和素质培养;它由基本技能训练实验、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和研究性实验、实验技术、工程实验、计算机仿真实验等组成,是一个多层次的、注重学生的实验研究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培养、化学化工实验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实践表明,这种基于原理实验和工程实验的一体化教学体系对于促进学生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是非常有效的。
3)综合化学实验
“综合化学实验”是在传统的中级无机化学实验、高等分析实验、中级有机实验、中级物理化学实验、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实验等基础上经整合而新形成的一门实验课,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
综合化学实验课程分为二个类别,一是面向化学、应用化学、化学生物学专业;二是面向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二个类别的实验内容有侧重,学生可以交叉选做。
综合化学实验课程替代了过去按二级学科划分的专门化实验课,转而按化学学科的整体性在化学一级学科的层面上安排教学。
综合化学实验(一)整合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二级学科中的重要实验方法和技术,将实验内容扩展到与化学密切相关的材料、生命、环境、能源等学科,以反映在化学前沿领域和交叉领域所取得的重大进展,使学生能了解和学习化学的研究方法和近代实验技术在高新科技学科中的应用,实施“通才”教育,这是该课程的特色之一;通过“创新化学实验与研究基金”的激励机制让低年级优秀学生参加群体创新实验,高年级优秀学生参加独立创新实验,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毕业论文,这样可将以前学制下3个月的毕业论文完成时间增加到9个月,此即“优生优培”,这是该课程的特色之二。
综合化学实验课程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分为两个层次: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前者为跨学科、多技能的独立和综合训练,后者与365英国上市公司官网的科研课题或实际生产中的化学化工难题密切结合,学生进行创新性研究,能真正感受到化学家或化学工作者从事化学研究的氛围。因此,综合化学实验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应用各种实验技术的能力,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基本技巧,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综合化学实验(二)的教学内容涉及高分子物理实验、高分子化学实验、物质表征技术,是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实践性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高分子学科的专业实验技术和研究方法,实验内容有:高分子材料基本物理性能测试和表征方法与技术,高分子合成技术,高分子材料加工机械设备、工艺参数控制与加工技术等,以及设计和研究开发实验。
4)化工原理实验
“化工原理实验”是化工原理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化工原理实验使学生初步涉足工程技术领域,与基础化学实验相比,是一个全新的天地。它对于培养及加强学生的实验研究能力和提高综合实验素质起奠基作用,并为日后的毕业论文的撰写打下基础。化工原理实验包括演示性实验及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使学生掌握化工常规实验方法和技能,并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工程问题。
5)化工专业实验
化工专业实验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实践性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该专业的专业实验技术和实验研究方法,其教学内容涉及化工基础数据测试、反应工程、分离技术、化工工艺、计算机模拟技术等实验,以及研究开发实验。
② 实验项目名称及综合型、设计型、创新型实验比例
各门课程的实验项目名称、综合性、设计型和创新实验占教学内容的30%以上,详见以下教学大纲:
《基础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化学实验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综合化学实验(一)》课程教学大纲
《综合化学实验(二)》课程教学大纲
《化工原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化工专业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3)实验教学与科研、工程等实际应用结合情况
实验教学内容与科研和工程设计的紧密结合才富有生命力、才能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各门实验课程中的综合性、设计型和创新性实验内容部分来自教师的科研成果、部分来自生产实际和日常生活,具有新颖性、探索性、实用性、趣味性等特色,对于本科生在课余时间完成是颇具挑战性的。
近五年来,“中心”累计开出结合科研和工程实际的“开放式、研究性”实验170个,参与的学生人数达925人,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此仅举2例:
① “石膏凝固过程的热力学研究”是谢进军同学从工厂生产实际了解到的急需解决的问题,由杨志勇等同学组成的小组对此开展了一系列实验研究,获得了可信的实验数据,这些数据可用于石膏制品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该项成果参加了广东省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挑战杯”竞赛,获得二等奖(2005)。
② 1998级学生雷勇强同学从广东省清远市某厂了解到,该厂有大批镀锡铜线需要处理,于是我们将“镀锡铜线表面锡的褪除及回收”纳入“开放式、研究性”实验课题,雷勇强组织了一个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了该课题研究,所撰写的研究论文已正式发表:雷勇强,喻阳海,陈六平,“镀锡铜线表面锡的回收”,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04,(6):20-22。